首页    文化沙龙    第73期国杰文化沙龙:王云霞《生态散文写作探讨》

当前位置:

 

       2025年4月12日下午,国杰文化沙龙第73期活动在济南银座晶都国际广场A座33楼国杰律师事务所圆满举办。来自中国散文学会、中国电力作协、山东省作协、省散文学会、省写作学会、济南市作协、市阅读协会、周三读书会、张炜读书会等机构的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。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在“真人图书馆”环节,中国散文学会、中国电力作协会员王云霞老师分享了《生态散文写作探讨》。  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王云霞老师认为,从《诗经》《楚辞》对自然景物特别是植物细致而生动地描写,到山水田园诗以及陶渊明的名篇《桃花源记》,都可以说是古代的生态文学。古人所写的一系列景物记、游记等,从战国时的《山海经》到北魏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,从唐代柳宗元的《小石潭记》到明代的《徐霞客游记》,这些记述山川河流、游历感悟以及描写花鸟虫鱼、动物植物和大千世界的作品,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学的基本面貌。  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我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演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,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思想的载体,其承载的生态思想,对我国现代的生态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。生态文学写作,既要充分汲取古代优秀作品中的生态智慧,也要紧密结合当前发展需求,这对推动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 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 王云霞老师认为,写生态散文,人间情怀和时代气息尤为重要。生态散文与旅游散文描写对象都是自然环境、自然风物、人间情态等。但是,旅游散文以景为主,“走马观花”,行迹所至,欣赏有加,快节奏、扫描式地记录眼前景象,客观叙述和借景抒情多。而生态散文则以人为主,是慢生活、体验式的“坐看云起”,深层探求和主观色彩多,富于忧患意识,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。  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王云霞老师认为,生态散文可以展露作家对自然生态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个体思考、深刻体悟和忧患意识,也有对现代人的生存意识、行为观念富于历史感地追问和反思。梭罗的《瓦尔登湖》、里奥波德的《沙乡年鉴》、卡森的《寂静的春天》都内含划时代的生态思想和意识,已成为世界生态散文的经典。  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在交流互动环节,本期活动主持人、国杰文化沙龙秘书长翟鑫修表示,老舍先生曾经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:一个老城,有山有水,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,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:“放心吧,这儿准保暖和。”——天公作美,天气预报的大风未至,给了我们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,让文友们共同感受泉城得天独厚的生态之美。从《诗经》《桃花源记》到《瓦尔登湖》,从《春驻华不注》《绿染白芨滩》到《探访亮马河》,文友们在王老师引领下,共同领略古今中外生态文学佳作中对自然的细腻刻画,以及作者内心的那份深沉热爱。生态文学应该展现人间情怀,关照现实社会,饱含时代气息,憧憬美好未来——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生态文学不仅要描写风景与旅程,更要融入作者的思考与情感,唤醒大家对自然的珍视与守护——“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”。作为山东人,我们自豪“一山一水一圣人”,作为文学爱好者,我们坚信“一草一木一华章”。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国杰文化沙龙坚持“名家名著名篇”与“同题作文”相结合的特色,2025年第二季度写作主题是“生态”,诗词、散文、微型小说均可,欢迎积极投稿,收稿截至6月1日。来稿请认真审阅校对后发送至编辑部邮箱tongyuanBph@163.com,《国杰律师》杂志的《国杰文苑》专栏将择优刊登,期待新老朋友常来欢聚畅聊。

第73期国杰文化沙龙:王云霞《生态散文写作探讨》

创建时间:2025-04-14
浏览量:0